报告会现场(一)
报告会现场(二)
4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柴立元应邀来校作专题学术报告。党委副书记、校长易兵,党委委员、副校长罗毅平,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齐路良,党委委员、副校长魏克湘,中层干部、校学科(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部分学院师生代表共四百余人到场聆听。讲座由易兵主持。
柴立元院士以“科教融合、为国育才”为题,从“新时代大学的使命及优秀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技能与素养”“思政教育的发展历程及重要作用”“高校科研发展的方向及路径选择”“思政工作如何深度融入产学研全过程”四个方面阐述了科教融合、为国育才的重要性、实现方式与路径。
柴立元院士指出,新时代大学的使命在于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新时代优秀高校教师应胸怀理想、充满激情;有扎实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具有抗挫折能力;善于合作,尊重学生,具有人格魅力;富有创新精神,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在当今新时代,思政教育实现了由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课程思政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场深刻革命,思政教育由“线”发展到“面”,实现了课程全覆盖。柴立元院士分享了自己主持的《冶金环境工程学》国家级课程思政项目建设的心得体会。
结合自己科研团队的科研实践,柴立元院士阐述了高校科研发展的方向及路径选择,要通过社会热点与国家政策调研准确定位科研方向;将地方、行业与市场调研相结合,找准科研路径入口,进行多学科交叉创新路线调研。柴立元院士还以其团队的实践为例,阐述了思政工作如何深度融入产学研全过程。
报告最后,柴立元院士以“立德树人、团队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再次回答当代大学的历史使命。
魏克湘在总结时表示,柴立元院士立足于其教学与科研实践,围绕新时代大学的使命、教师能力素养的提高、科研活动的方向与路径选择、思政工作如何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等专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报告。他要求全校师生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将听报告所学融入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当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审核:刘洞波 吴朝建 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