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 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校党委书记黄昕在《湖南日报》理论版发表工程教育理论文章


作者:杨欢

我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是湖南省唯一首批入选的省属本科院校,是“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早在2009年先行先试,探索和实践具有学校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开启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之路。如今,我校应用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进入2.0阶段,与企业联合培养了近万名卓越工程师。

3月14日,《湖南日报》刊登我校党委书记黄昕的理论研究文章“加快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人才供给自主能力”。这是我校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探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之路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又一重要成果。

全文如下:

加快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人才供给自主能力

黄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坚持走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不断提高人才供给自主能力,是国家科技自主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改革,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为新兴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打造坚实的人才储备和梯队,是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和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所在,也是湖南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经济转型的迫切需要。

顶层设计“布局”,让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蓄水池“满起来”。一是目标定位要“准”。高校应积极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作为湖南省的战略性任务,明确其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同时设定新兴产业所需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确保培养的人才与湖南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二是学科布局要“优”。主动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制定优化工程技术类学科布局方案,重点发展新兴领域和交叉学科,同时积极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对专业设置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专业设置的实效性和前瞻性。三是制度设计要“活”。不断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激励机制,加大“引产入教”力度,通过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态,共同推进人才培养创新。

培养体系“谋篇”,让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竞争力“强起来”。卓越工程师萌芽于高等教育,成长在产教融合的过程,成熟于生产的第一线。只有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水平工程技能人才与产业发展趋势相结合,才有可能为培养更多的卓越工程师储备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一是对接企业之需,探索多元化培养路径。为满足不同领域和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岗位需求,高校应突破学科壁垒,通过教育教学模式变革,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机制、创新项目制教学方式,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课程组合,探索数字化教学手段,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应突破既有的课程体系设置,构建匹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同时根据岗位需求组建模块化实践课程体系,引入科技前沿成果与工程实例,动态更新课程内容。二是深化能力培养,探索“六共育人”机制。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可以大幅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效率。高校应进一步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深化共订方案、共创课程、共研项目、共建平台、共评成效、共培师资“六共育人”机制;进一步创新企业实践学习方式,完善轮岗实习、工程项目设计与工艺训练、毕业设计“分段递进式”学习方式。三是引育结合,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提升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需要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为保障。高校应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聘请企业兼职导师授课,推动教授、博士等科技人才入企锻炼,着力打造“双师型”队伍,提高工程实践育人水平。同时还可以强化工程实践背景师资选拔与专业发展培训,深入锤炼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和先进工程教育理念。

协同育人“搭台”,让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驱动力“硬起来”。一是三方联动,重塑“大教学”平台。为满足湖南高质量发展对人才质量、结构与竞争力提出的更高要求,要突破传统的单一主体组织模式,通过党委、政府出台激励政策引领校企合作,高校对接产业需求深化协同育人机制,企业发挥生产环境优势激发课堂活力,三方联动共建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教学”平台,进而提升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二是深度融合,构建“大科研”平台。政校企合作,产学研贯通,是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实现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路径。要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设立科研基金项目,支持校企联合研发,以项目为驱动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和企业生产动力,共同打造实践平台,让课堂落地工程、让工程走进课堂,促进知识共享、技术转移和成果转换,推动以项目为中心的科研组织方式和以学科研究为源头的组织方式交汇融合,真正构建集教学-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大科研”平台。三是合作共享,打造“大师资”平台。高校要引进企业技术和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企业导师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国际前沿视野,培养学生知识应用、实践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引育结合,鼓励教师下企业开展工程实践训练,不断锻造教师的实践育人能力;加强校企院交流与合作,共建研讨合作平台,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创新动力。

营造氛围“铺路”,让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影响力“热起来”。扎扎实实推进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离不开整个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崇尚技能的风尚。只有更多的青年大学生树立起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梦,卓越工程师培养才会有“源头活水”。高校应当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优势,推动构建尊重知识与人才、崇尚工匠与创新的社会环境,激发青年投身工程技术领域的热情,营造尊重工程人才的良好氛围。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学术育人”的优势,通过举办技术研讨会和讲座、开展技术合作项目、建立工程技术交流平台、开展工程师技能比武等活动,促进行业专家、学者和资深工程师充分交流和经验分享,推动营造行业领域良好生态。

原文链接:https://epaper.voc.com.cn/hnrb/html/2024-03/14/content_1676331.htm?div=-1

(审核:刘洞波 吴朝建 杨欢)


Copyright© 湖南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 2009-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731-58683602        E-mail:xcb@hnie.edu.cn  
湖南工程学院网络信息中心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