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使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乃至对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有关精神,积极开展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实现学校“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确立工作新思路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大转变对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课题,即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适应这个转变并在转变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解决好两个文明建设相互脱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跟建设工作、管理工作“两张皮”的问题,逐步形成两个文明建设有机融合的新思路。这既是新的历史条件对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学校必须改革旧的教育体制,转变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学校党政要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近几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这样的工作思路:把合并升本创建应用型一流本科院校,推动学校教育上水平作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组织、思想保证,即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渗透、融合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去,为实现办学总体目标服务。
二、明确工作三步骤
今后五年,即2001年~2003年,学院要在加强与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建设校园文化,创建文明单位的实践中,以学校形象塑造这个有效的载体为依托,分步骤、有重点地抓好以下工作:
2001年~2002年,为第一阶段:目标初步确定,全员形成共识,统一行动。学院要求全校教职工将实际工作与培养人、教育人的总体目标相结合,共产党员积极争先创优,争做群众和学生的楷模;中层以上干部改进作风,努力做好职工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健康优化的育人环境。并继续深入地开展了“三育人”活动,促进教职工将本职工作同“三育人”的有机结合。
2003年~2004年,为第二阶段:目标进一步明确,并进行阶段总结,不断完善。要求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教职员工为人师表,青年学生文明修身,师生共建文明校园。开展“三联系”活动,院长对学生德、智、体全面负责,校领导联系到各系,系部书记、主任联系到各年级,其他部门负责人和部分离退休干部联系到学生班级,并将联系工作开展情况与干部考核挂钩,从而加强各级领导干部抓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心,提高行政干部“两手抓”的积极性。
2005年为第三阶段:学院进入应用型本科院校重点建设学校行列,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前几年有效实践的基础上,更加优化、深化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总的目标是:紧密围绕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创建文明高校,经过策划—实施—巩固三个阶段,用三年左右的时间,着力塑造学校形象,实现综合实力和办学效益的显著提高;着力塑造学生形象,实现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显著提高;着力塑造干部形象,实现领导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把充满生机与活力、富有鲜明特色、各方面具有较强示范性的学校带入下一个五年计划。这与学院总体奋斗目标是一致的:牢固树立建设应用型示范本科院校的坚定信念,建设一支结构优化、水平突出、“双师”素质高为主要特点的师资队伍,完善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创建良好的工程训练环境,形成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实现以基础条件、教育质量、办学效益、自我发展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力的显著提高。这两者都是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其本质都是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培养优秀人才,增强竞争力。从而,达到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建设事业、政治工作和行政工作、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的目的。
三、拓宽工作新领域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已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巨变。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又要认真研究新情况,努力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加强主动性、针对性、创新性、实效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感召力、凝聚力。
(一)中心组学习是提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有效途径之一。校、院(系)两级要进一步完善党委、党总支中心组的理论学习制度,改进学习方式方法。校领导、校党委委员组成校党委中心组,院(系、部、处)党委、总支组成相应的学习小组,党委、党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学习的规划、准备、组织、考勤工作。中心组每年必须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每年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少于15天,每次集中学习必须有明确的专题、有重点发言人、有讨论交流。中心组成员的学习笔记每年不少于2万字,撰写的学习论文和调查不得少于2篇。建立干部学习考核档案,定期对班干部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优及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做到学习时间充足、效果明显、结果量化,提高党政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
(二)切实抓好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教职工主要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负责人,负责政治理论学习的准备、组织、考勤工作。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每月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两小时。每次学习必须有明确的主题、有具体的学习内容、有学习记录,讲求学习实效。每学期还应安排1~2次全院性政治理论学习辅导报告或形势政策报告,由院领导或校内外专家主讲。
(三)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办好院报、院广播台和院电视台,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工作及学院合并、改革深化和师生员工生活实际,做好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工作。尽快较高起点地完成院报社、广播台、电视台的合并,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以及多媒体等各种手段对全校师生员工进行多方位的政治理论教育,当前特别要重视对互联网上的信息分析,加快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完善工作,主动抢占网上阵地,建立新型的思想政治工作调研网络和信息网络。
(四)要把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以创建文明高校为支点,在全校开展“创优良教风、创优良学风、创优质服务、争当文明标兵”为主题的“三创一争”活动,从师生员工所关心的具体事情抓起,使师生员工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受到启迪,得到教育和提高。
(五)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将原两校的优良校风熔铸为崭新的“湖工”校风,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强化、弘扬以此为核心的校园精神,引导师生员工围绕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他们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大学生公寓或宿舍文化建设,认真研究解决学校后勤社会化、社会大环境给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到大学生公寓、宿舍,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大学生公寓、宿舍以及课外活动中,努力把大学生公寓、宿舍建设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场所。
(六)重视加强学生中特殊群体的思想工作。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在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他们实际困难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自尊、自强、自立、自爱”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对毕业生,要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使他们自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七)重视加强大学生心理保健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保健站、室与网络,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帮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咨询与辅导,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
要加强思想工作研究,采取措施鼓励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方法、途径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建立学校思想政治研究立项制度,安排一定经费,每年审批立项一批课题,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要根据学校的条件,挖掘潜力形成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组织重点攻关,努力提高研究水平,并把研究成果推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四、落实工作举措
(一)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成立以全体党委委员为成员的“塑型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五个形象”建设小组,党委委员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具体抓落实,抓实施,办公室和各小组进行规划制定和全面协调。
(二)党委加强宣传,在干部大会、党员大会和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反复动员宣传。各总支、各部门及各小组组织认真学习、讨论和专题报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塑形工程”作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作为学院内增凝聚力,外强竞争力,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的重要部署,要形成全校师生员工热烈响应,形成处处塑形象、事事讲形象、人人重参与的工作新局面。
(三)制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施塑形工程,创建文明高校”的规划、2001~2005年分年度计划、“五个形象”建设实施方案和对各总支、各部门、“五个形象”建设组的考核办法。“五个形象”建设是核心内容,主要阐明形象塑造的作用,确定形象塑造的标准,并对每个标准予以细化(细化内容从略)。学校形象的塑造标准是:“教风学风严谨,管理科学规范,言行高雅文明,育人环境优美”。学生形象的塑造标准是:“品德高尚,素质优良,专业过硬,身心健康”。干部形象的塑造标准是:“政治坚定,思想解放,勤政廉政,真抓实干”。教师形象的塑造标准是:“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博学专攻,求实创新”。职工形象的塑造标准是:“敬业爱岗,恪尽职守,文明服务,优质高效”。
(四)狠抓重点,快出成效。学校开展以“塑形工程”为载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开始就必须明确: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要结合实际,抓出成效。为此,学院在每年度形象塑造计划中,除全面塑形工作外,还确立1~2个重点,集中见成效。如2001年~2002年针对校园虽小,摊、点、店却不少,严重影响育人环境的现状,进行了彻底的清理整治,至今无人再设摊、点、店;对影响教学质量的考风进行了整治,促进了学生学风的好转。2002年下半年,一是加强教风建设,把树立良好的教风作为教师塑形的突破口,把教风情况与年度考核挂钩,与当年的职称评定挂钩,极大地促进教风好转;二是把校园绿化、净化、美化作为学校形象建设的重点,配合新建的实验大楼,教学用房、办公用房大调整,全面改善办公条件、实验教学条件;配合新建住宅的竣工使用,全面改善职工住宅、学生住宅条件和生活环境;新建文化广场,对校园道路拓宽、硬化,新置路灯,亮化校园,校园环境全面改观。
(五)重视理论研究,不断推动实践。学院党委在每年6月定期召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会”,12月或新年元月召开“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年会,设立课题研究基金,组织论文撰写,各总支组织党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形成认真学习的风气,不断总结的风气,深入研究的风气,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大力推动工作开展。
总之,要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确保学院在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并以此促进各项教育事业也实现大发展。力争学院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获省级先进单位,学院获“湖南省文明高校”称号和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学院全体干部、教师、职工精神面貌要焕然一新,凝聚力不断增强,工作热情不断高涨,自觉维护稳定大局。全院学生勤奋好学,综合素质普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