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 页 >> 外宣报道 >> 正文

【中国青年网】湖工学子走访部分农村地区 调研目前农村教育现状


作者:陈艳青

团队名称:“爱心助学”学业帮扶团队

调研时间: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7日

调研地点:湖南省部分乡县

作者:陈艳青

【摘要】2020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党和国家强调乡村脱贫教育先行。加强农村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性、基础性的一步,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存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次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实践团成员分别在各自家乡展开线下调研,深入农村学校,接触农村孩子,和老师、家长、孩子面对面交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分析了解当前社会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并据此提出完善农村教育事业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农村教育 教育脱贫

一、前言

农村教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农村学校作为遍布乡村的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还承担着向广大农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的重要任务。发展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而在党和国家统筹发展城乡教育的背景下,农村教育的现实情况是如何,就需要实践队员的亲身调查。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各地农村教育的一些现实情况,并以此向有关部门反映,有助于政府部门接下来相关政策跟进与调整完善。

二、农村教育背景介绍

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2019年我国乡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农村学生群体数量庞大。

三、调差目的及意义

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丰富的人才资源。

但是,我国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有待加强。在新的形势下,精准实施教育脱贫,及时跟进农村教育推进进度,制定最有时效性的农村教育专项政策,促进农村各级教育协调发展,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四、调查方法及过程

1.调查对象

各个队员家乡各县市的农村学校的师生和农民家庭成员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由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成员走访开展。此次调查主要采用访谈形式,队员亲身感受以及走访了解基本情况后结合政府相应文件报告的数据等做出全面分析。

(1)访谈法

调研队员与调研对象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相互了解,此法有较好的灵活性及适应性。队员可在校园内与师生进行访谈,和学生们互动。此法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能够与被调查者直接进行深入调查,能够短时间了解到更为全面的资料。

(2)文件参考法

在开展调研之前,团队统一了解国家目前农村教育的一些大数据,以及当前互联网上存在的相关报道。解读好当前政府针对农村教育的专项政策,在实践走访中即可结合政策了解其实施情况等。

3.调查地点

各队员家乡省市

4.调查过程

首先队员们通过自身浏览互联网,查找图书等,解读相关政府文件,了解农村教育享有的政策。为走访做出前期了解。

团队再通过统一讨论,学校老师统筹安排确定实践调研的形式。包括走访校园,走访当地农民家庭,幼儿园等,与师生,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另外为农村孩子们讲解题目,分享知识,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

其后,队员们开始走访调查。

最终,线上汇集各方数据与记录。做出总结。

五、调查与整理

实践队员在七月中下旬中对六处农村地区进行了走访调研。

实践队员在与社区工作人员的交流中,认识到农村地区家长的文化水平都比较低,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学习较为重视,但家长大多时候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都力不从心,孩子年龄稍长一些就不能再为孩子进行课业辅导,孩子学习上有问题只能在学校通过向老师咨询解决。家长也没有经济能力为孩子请家教。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一半的时间处在假期中,身边没有老师。大多时候学习上遇到障碍自己无法解决只能避开,而在各种毕业考试中成绩优异的农村学生相对城区较少。对于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学习是一条更孤独的路,孩子们将来在学习上走到哪里,能学到哪些知识,获得哪些成就,在于个人努力,家庭能供给他们的帮助少之又少。

1_副本.jpg

图为队员朱拓基同学在湖南省岳阳平江县为农村孩子讲解试卷。

当队员来到农民家中,与家长交流时。当问到平时学习上交纳相应费用是否有压力时,家长们都表示现在义务教育政策下,中央强调的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费政策实施得很成功,农村孩子上学几乎不太交纳费用。但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家长们大多都外出打工,或是就近工作早出晚归;或是去往大城市工作,留孩子老人在家。所以在孩子的学习上家长很难抽出时间精力来严格管控。大多时候只能问一句作业是否完成,而年幼的孩子们要想有优秀的学习成效就必须养成高度自觉。这对于贪玩的孩子们来说要这样严于律己,着实不易。


2.1_副本.jpg

图为队员邹琪红同学在益阳桃江县与走访对象合影。

在益阳的邹琪红同学走访了一位六年级的学生欣欣。她告诉我们,欣欣比较内向,英语学习上有很大缺口,但是一致没有向老师咨询。欣欣说老师一个人要教几个班级,她不愿意因为自己没学好再去麻烦老师。信心,似乎懂事的很早,你有的,他总是会为身边的人考虑很多,体察身边的人的情绪。

身在岳阳临湘市和长沙望城的两位队员分别去到了当地的江南中学和育红中学。

3_副本.jpg

图为队员游方在临湘市江南中学与学生们互动。

他们通过走进校园和老师交流,取得给学生们上课,分享知识与学习经验,和学生们深入沟通的机会。在同学们和他们的交流中,他们在课堂上看到同学们好学的眼光,认识到学生们拥有比较良好的教育机会,与我们积极互动积极提问,学生们十分尊重知识,珍惜学习机会。在课堂上,问道同学们是否有想成为艺术生体育生的规划时,同学们都比较陌生。似乎在他们的世界里学习仅限于文化,自己也都没有培养其他爱好的选择空间。另外,深入校园,他们发现虽然学校在农村经济较为落后的地方,但相应的配套教学措施齐全先进。教室里有护眼的LED灯,讲台上安装的是触屏投影仪,墙壁上有空调运转着……很多细节,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的成功,农村孩子同样有权享受优质教学条件的落实,学校老师对政府给予硬件上的支持与改善也十分认可。

4_副本.jpg

图为队员陈艳青与育红中学学生工作负责人杨鹏宇主任对话截图。

队员陈艳青通过与当地农村学校的老师交流得知目前学校面临着农村地区优秀生源缺乏,随之教师资源短缺的情况。虽然学校基本能保障学生的基本教学,但是教师队伍在不断缩水,使得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即使政策也在不断完善,比如划片招生、小升初微机排位(是指小学升初中时如果学生未参加择校或者择校不成功,则教委会默认依据学籍,进行对应的电脑分配)等,但是在政策的落实上还存在欠缺,执行不够强硬,以至于生源持续流失。

农村学校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一角,在不断的更好的担当起了重要责任。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还有些欠缺,需要进一步跟进。当前,我国脱贫攻坚进入了决胜阶段,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展开之际。面对新时代的任务,迫切需要大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完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制度,促进乡村教师队伍稳定、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加快形成“引得来、稳的住、流得动、教得优”的良好局面。从此次调研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部分乡村学校虽然教师队伍保持在基本满足上课需求的情况下,但多数学校都存在老师跨科目教学,“身兼数班”的情况。教师们往往备课压力也大。给孩子们更多更优质的学习机会,在建设乡村教室队伍上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为此,结合此次调研访谈,特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提升乡村教师待遇,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对于乡村教师待遇的提升不能只局限在基础工资以及相应补贴,而应该丰富到乡村教师的家庭以及生活上,体现人文主义。如完善乡村教师子女在相应县城和乡镇学校优先录取的待遇;切实完善乡村教师基本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待遇。给愿意来到乡村任教的每一位老师真正的实惠与体贴的照顾。

(二)开展更多乡村教师专属培训相关课程,给乡村教师更多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就我们走访的学校来看,目前乡村学校办学已经具有互联网教育的条件。但是学校里也存在一些资历较老的老师不能熟练的操作触屏投影仪等新型的教学配套设施,老师错失高效省力的教学机会,教室里的设备也不能物尽其用。因此,我们提议政府以及教育部门每年定点定时从市区年轻老师的队伍里,选拔优秀教师为乡村学校的教师免费辅导,科普前沿的教学方法与及相映的设备使用,同时也能促进城乡教师队伍的交流与融合。

(三)改革教师编制制度,推进城乡师资融合。对于存在编制短缺的乡村学校,相关上级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改革教师编制制度,对合同制的老师培养化,编制化。一方面提升了教师的责任心,另一方面也为学校留下更多的老师。

(四)切实为农村孩子全面发展做考虑,完善教师引进与师资分配。农村的教育事业需要收到更多的关注,学生需要更全面的发展与呵护。在农村学校中大多都缺少专业的艺术类和心理辅导的教师。农村孩子很少有发展艺术与特长的学生,在艺术类课程上并不丰富,且课表上的设定也很少。我们认为,对于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来说,多元化的学习才能让他们拥有更多可能和更多选择。且在成长过程中往往是班主任一身多职,在教学之余他们有烦恼时为他们排忧解难。但是事实,在心理疏导上,专业的人员才更能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在统筹教师资源配置上更全面,在对乡村教师队伍的招聘中,考核上,评价里更全面化。

(五)此外,还有学校招生政策不够完善,以至于农村地区的优质生源被市区“抢”走,农村学校的生源质量降低,不利于城乡教育平衡发展。农村学校的教师们更难在教学事业上取得成就感,从而农村教师队伍缩水,又使得农村学生所获得的教育质量下降。形成了部分农村学校教育“恶性循环”的现状。农村学校在原本就不占优势的条件下,前有生源流失,后有师资力量不断减弱,使得即使在国家政府不断帮扶的情况下还是处在“暑雨祁寒”的境地。由此可知,目前对于农村学校,特别是中学,政府应该继续完善招生政策,减少或者禁止市区学校的过度“挖人”。对于已有的政策应该加强落实,只有学生留下来了,教师才愿意留下,农村教育才能越办越好。端好城乡教育这碗水,还需政府发力,给城乡孩子更平等的教育机会。

六、结语

教育的本质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宝贵的机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教育制度在向着不断平等,不断平衡的方向做出无限努力,这份发力还需加进,中国无论城区还是农村的教育才会越来越好。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最主要、关键的渠道,农村更是在人口中占据了大多数,只有建设好农村教育,不错过培养每一个优秀人才的机会,国家未来才能拥有更多的国之栋梁,才能将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庞丽娟,金志峰,王红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振乡村教育[N].中国教育报,2020年8月17日(第二版)



Copyright© 湖南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 2009-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731-58683602        E-mail:xcb@hnie.edu.cn  
湖南工程学院网络信息中心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