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栋管理员唐建坤,已经对凌晨还亮着灯的零碳电力技术及应用实验室习以为常了。
在湖南工程学院北校区工作多年的她,每晚都要向实验室里的年轻人重复多遍“时间不早了,快回去”。
虽然响应者寥寥,但唐建坤并不生气,反而对他们多了分敬佩和爱怜。“孩子们很刻苦。”唐建坤告诉我们,学校里的人都知道这间实验室厉害:团队成员平均年龄25.1岁,获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并接连在国际能量科学顶级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走在时间前面 ——“拼命不是说说的”
无论多忙,邹鸿翔都坚持到实验室“泡一泡”。这位年轻的博士,三年前组建了湖南工程学院零碳电力技术及应用科技创新团队。
零碳电力技术及应用学是一个全新的交叉学科,涉及力学、自动化、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领域,要求研究人员掌握多学科知识,非常考验个人及团队的创新能力。
在团队组建之初,里面的年轻人大多是本科生,没有任何科研经历和学术背景。这种“先天不足”没有妨碍他们探索科学。在“团长”邹鸿翔带领下,他们自学知识,自制实验装置,靠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打开了探秘零碳电力技术及应用世界的大门。
20岁的团队骨干陈泽文回忆,邹博士经常是实验室最早到最晚走的那个人,做起事情来一丝不苟,有次为攻克一道实验难题,他甚至在实验室“闭关”了几天。
这种争分夺秒的“拼命三郎”精神,深深感染了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陈泽文告诉我们,尽管整体学历不如其他高校研究团队,但“团长”从未因此对其另眼相看或降低标准。相反,他总是把“我们可以做到全国第一”“我们很出色”这样的信念传递给大家。耳濡目染之下,团队成员渐渐消退了之前的自卑感,做起实验和项目来非常投入,“拼命不是说说的。”
创新永不停歇
——“要做就做别人想不到的”
今年3月,湖南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廖新文突然“火”了。为这位小伙子带来“流量”的,是他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能量科学顶级期刊《Nano Energy》(影响因子17.881)上发表论文。
这篇题为《采用磁力耦合屈曲双稳态机制的突跳摩擦纳米发电机俘获旋转运动能量》论文,被编辑挑选为精选文章(articles featured)。
“论文的三位主要作者平均年龄21岁。”邹鸿翔博士介绍,这篇高水平论文背后,是团队长达三年多的前期研究积淀,是成员们每天10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的忘我付出。
对此,20岁的廖新文感触很深。“在其他高校,本科生是不可能有资格加入这类团队,更不可能有教授手把手地告诉你实验注意事项。”廖新文说,学校非常支持学生的科研工作,如果他们有好的想法,学校、实验室会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去执行。“他们不会催你一定要交出多少科研成果,相反他们特别鼓励年轻人深入探索某个学科领域,找到真正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他说。
在宽松包容的科研环境下,团队成员迅速成长。近年,团队面向我省发展高端装备智能化、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需求,在能源装备系统设计与动力学分析、机械能量采集与应用等领域开展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丰硕科研成果。其中,团队自主研发的自供能无线传感系统、主被动控制技术等成果,已在国内多家企业推广应用。
“要做就做别人想不到的。”邹鸿翔告诉我们,团队组建之初就明确了一个目标——“要把本科生当作宝玉雕琢”,引导学生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具有独立思考品质和科学探索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并能找到解决问题途径和方法的创新人才。
协作产生势能
——“科研不是一个人的事”
4月18日,走进位于湖南工程学院北校区机械楼5楼的零碳电力技术及应用实验室,我们立即被黑板上张贴的一张张小纸条吸引。
“纸条上罗列了全国各大学术会议和创新赛事活动时间表。”邹鸿翔介绍,不管是学科领域举办的论坛,还是国、省组织的创新大赛,团队都会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与行业大咖进行智慧火花碰撞。
团队成员谢星就十分享受这样的“思想交锋”。“类似体验多了以后你就会发现,同样的问题对于不同学术背景的人来说,看到的东西往往不一样,而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这时就很有可能被打开了。”他告诉我们。
已在权威刊物发表多篇论文、手握4项发明专利的陈泽文,眼下正在着手准备一项重要实验。陈泽文坦然,在团队,科研不是一个人的事。平时操作实验,只要他有需要,团队其他成员都会无条件提供帮助。
“团队非常团结,碰到难题大家会聚在实验室,从实验设计到具体操作,一个个细节抠,经常讨论到凌晨还舍不得走。”邹鸿翔说。
得益于拧成一股绳的协作精神,湖南工程学院零碳电力技术及应用科技创新团队成立三年多来,指导大学生获国省大奖2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在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除全员参加科研项目外,九成以上成员是各类竞赛的活跃分子,其研究成果多次在学术领域展露风采。
湘潭日报:http://xtrb.xtol.cn/xtrbpc/content/202204/25/c70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