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 页 >> 外宣报道 >> 正文

【红网】理论丨奋进新征程,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

作者高跃辉

在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新时代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指明了方向。

6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一次次地为雷锋精神题词、发表讲话,深刻反映了雷锋精神的时空跨越和历久弥新。雷锋精神所蕴涵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赤子情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胸怀天下的忘我大爱和责任担当,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

一、雷锋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否则,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全国人民在核心价值观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

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高度契合。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连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思想,不仅彰显了雷锋忠诚炽热的爱国情怀,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诚实友爱、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鲜明写照和生动呈现。

心之所系,行之所至。雷锋的拳拳爱国之心和殷殷报国之志,既溢于言表,更付诸于一生的行动。我们学习雷锋,不仅要学习他的精神,把雷锋精神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标杆,更要让学雷锋“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新时代新征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门必修课不可或缺,雷锋精神作为其道德标杆也永远不会过时,具有强大的道德感召力。

二、雷锋精神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丰碑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阐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就是其核心要义之一。新征程上,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大大改善,中国式现代化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雷锋精神作为精神文明的象征,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具有强大的道德感召力和价值凝聚力,对全社会形成合作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和健康良好的道德风尚起到了示范和引导作用。

雷锋精神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亲和剂”,激励和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中华民族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着物质文明前进的步伐,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丰碑,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雷锋精神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纽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全世界人民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各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大家同呼吸、共命运,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因此,越来越需要各国人民携起手来,发扬团结友爱、与人为善、合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人类才能建设更加美好的共同家园。

雷锋精神正是蕴含这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所倡导的雷锋精神,是超越阶级、国界和种族的,换言之,是一种面向全人类的大爱精神。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正是秉承雷锋精神,以中华民族的责任担当,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扶危济困、甘于奉献、团结合作,助推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雷锋精神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纽带,具有穿越时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作者系湖南省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湖南工程学院基地研究员)

红网:https://xt.rednet.cn/content/646747/62/12507022.html


Copyright© 湖南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 2009-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731-58683602        E-mail:xcb@hnie.edu.cn  
湖南工程学院网络信息中心设计制作